疑似患者一般都是從發(fā)熱門診大量病人中篩選而來,很多患者從沒想過自己會被“關”進隔離病房,從被“全副武裝”的醫(yī)務工作者懷疑開始,就開始了與眾不同的特殊關照,從那一刻開始,心里就會發(fā)怵,直至被送進一間間小格子間,一切都是未知。
過不了多長時間,等醫(yī)護人員離開患者的房間后,“隔離”二字的含義就在他們心中油然而生,自然就產生了多種想法,帶來的后果就是焦慮、著急、煩躁、不安等等.............
但這里的醫(yī)護人員,卻澎湃依舊,他們都用火熱的內心溫暖著這個嚴冬,用澎湃的熱情激勵著每個患者。
讓我們一起走進醫(yī)療隊長趙小峰和護士長于舒的團隊,看看這些醫(yī)務人員平凡而又不平常的工作。
我是隔離病房的一線醫(yī)生李汶。
被隔離的病人很多心理還是很害怕的,進來的時候每天會問很多次“醫(yī)生,我沒事兒吧?”當知道他們沒被感染的一瞬間,有些病人甚至會哭......而我知道隔離病人解除隔離時,我的內心也是激動的,很替他們開心!
今天又一位解除隔離的病人要離開了,在她走之前,我開口說,“婆婆,我能跟您留張合影嗎?”樸實的婆婆急忙放下行囊,回答到“可以,可以的”,一邊高興的整理發(fā)型,一邊說著“真的感謝你們呀,太謝謝你們了,你不知道,一開始把我自己都嚇一跳,在病房里害怕啊,還好有你們陪我、照顧我......”
此刻的我不是天使,但職業(yè)賦予我的使命,守衛(wèi)您,守護住您一家團圓,疫情的路上,我們一直都在,別怕,請放心回家。
我是何春燕,除了護士我還是一名軍嫂。
一如往年,今年也早早地買好了機票,準備在春節(jié)時去部隊陪老公過年,我滿心歡喜的期盼、計劃著這個春節(jié)怎么和老公甜蜜的過二人世界,可天不遂人愿......2020年給了我們一個難忘的開始。
新冠肺炎來襲,隨著疫情蔓延,醫(yī)院要籌建隔離病區(qū),需要醫(yī)護人員上班,我得知后沒多想把機票退了,給老公發(fā)了一個信息:“今年我不能陪你過年了,部隊是你的戰(zhàn)場,醫(yī)院是我的戰(zhàn)場.......”隨后何春燕與來自不同科室的同事們一起進入了戰(zhàn)斗一線。
槍是戰(zhàn)士的武器,防護用品是醫(yī)務人員的武器。上班時大家都要仔細的穿戴好防護衣,不能有一絲懈怠,下班了脫防護衣時更是要萬分小心,不能有半點馬虎,一個稍不留神的操作不僅是害自己還會讓同事遭殃。我每天上班第一件事就是清理物資,看看有沒有不夠的,病區(qū)里面還差什么,進入病區(qū)上班后,嚴格規(guī)范執(zhí)行各項操作,盡量去安撫病人的焦躁、不安情緒。下班后的我獨自一人在家,抓緊時間學習“新冠肺炎”相關知識,特殊時期更多了一份思念的孤獨。
春燕說她的小心愿就是希望每一個病人都是笑著健康出院;希望能早日見到車水馬龍的道路,熱鬧繁華的街道;希望能和朋友一起熱熱鬧鬧的吃頓火鍋!
我是隔離病房護士張王萍。
我是一名手術護士,因為疫情的原因,我從手術室的戰(zhàn)場轉到了隔離病房。我跟臨床接觸的少,需要學習的地方太多,所以在工作中我會搶著做各種操作和治療,向大家請教。我想多多的豐富自己的臨床經驗,為同事減壓也為自己鼓勁兒。上班的時候看見病人在那唉聲嘆氣,我就想著多和他們聊會兒天吧,讓他們放松心情、分散注意力,不要老想著病的事......
的確,在同事眼里,張王萍是開朗積極的大張姐姐,然而和她同班后才發(fā)現她還是個虛弱的“藥罐子”,她每餐飯前后都要吃藥,糖尿病患者的她去年還做了雙膝關節(jié)手術.....然而和家人視頻時,根本聽不到她的抱怨。
疫情的肆意肆虐在不知不覺中已經一個月了,學校開學也不知道要到什么時候,多少奮戰(zhàn)在一線的醫(yī)務人員無不在抗戰(zhàn)病魔的時候,擔心著孩子的學習...“寶貝兒你要記住觀看呦……女兒今天的作業(yè)完成沒有......乖乖你要記住你要小升初了,要趕緊預習復習哦……媽,你腰痛好些沒有……爸爸,最近怎樣呢,咳嗽的老毛病有沒有好些......”
也許這是在戰(zhàn)斗防控疫情的第一線多少家庭的生活情景,他們說不出多少大道理,背不出多少高深的理論,但在他們背后有永遠支持他們的家人和朋友,他們牢牢記住自己的身份,是一名黨員、是一名醫(yī)生、是一名護士...疫情當前,他們毫不猶豫的沖在第一線,舍小家為大家,他們用勇氣、智慧和雙手,撬動的是防控疫情的杠桿,托起的是人民的希望,必定會迎來新一輪的春暖花開......